毕业前,我为祖国“守国门”
新华社沈阳3月24日电(记者王莹、包昱涵)早上8点,李佳颖准时到达沈阳海关,乘坐班车前往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娴熟而迅速地武装之后,李佳颖一天的防疫工作就要开始了。
作为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大五学生,李佳颖自3月8日起便在沈阳桃仙机场海关承担志愿服务工作。
随着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加大,各大国际机场的入境卫生检疫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繁重,人员吃紧。为此,作为沈阳医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沈阳海关与学校公共卫生学院取得联系,招募了包括李佳颖在内的1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完成相关培训后志愿者迅速上岗。
“一看到招志愿者我就报名了。学校一直倡导我们参与专业志愿服务和全员志愿服务,尤其前些天看到我们附属医院很多临床教师奔赴湖北一线,敬佩之余也激发了我服务社会的想法。作为一名医学生,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志愿者佟兴说。他是团队里唯一的男生,干起活来从不惜力,经常帮女同学分担任务。
测量体温、通道分流、登记旅客信息、维持负压隔离室秩序、引导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工作并不轻松。
“从早上八点踏上班车,到根据航班时间进行深夜轮值,经常一站就是一天。”李佳颖说,“很累,也会忐忑,但能在祖国、人民需要我们的关键时刻,利用所学所长守住祖国防疫的第一道防线,更多的是感到荣幸。”
和佟兴、李佳颖一样,这支志愿者小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怀揣满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遗余力地奋战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最前线。
“第一次穿防护服的时候很不适应,N95口罩又勒得很紧,时间长了我的耳朵还被勒出了伤口。”“为了节约防护服,我很少喝水,这样可以不去卫生间,也就不用换防护服。”“引导岗位需要穿着防护服一直来回走,非常闷热,但旅客跟我说‘辛苦了’、问我‘热不热’的时候,就会很感动。”……作为一支还未踏出校门的“预备役”团队,他们已经懂得使命在肩,“我们学预防医学的,有专业知识,更能发挥用武之地。”
在志愿者任悦看来,这次的志愿工作对她而言既是一堂生动的专业课,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以前,我对预防医学这个专业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社会上对我们专业的认识也不多。但疫情发生之后,我更清晰地了解到这个专业的意义所在。”任悦打算毕业后到疾控中心或海关从事出入境卫生检疫等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个志愿者工作我们准备干到疫情结束,保证不影响毕业。”任悦的声音很坚定,“一个人一生很难遇到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志愿工作也是给自己大学五年学习的一个交代。”
编辑:谭慧婷
(转载自:新华社)
沈医大学生志愿者 为沈阳站好入城“第一岗”
在沈阳医学院党委的部署下,公共卫生学院号召全体师生以志愿者身份,在充分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防疫抗疫攻坚战……记者3月23日获悉,沈阳医学院十名大学生志愿者投入沈阳桃仙机场国际旅客安检参与人员分流、人员登记等工作,为沈阳站好入城“第一岗”。
3月初,沈阳医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沈阳海关国境卫生检验检疫部门与公共卫生学院取得联系,入关检测任务重,工作人员吃紧。公共卫生学院第一时间发出志愿者招募通知,号召大学生:体现沈医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现场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大学生踊跃报名的基础上,公共卫生学院组织选派了十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到沈阳桃仙机场国际旅客安检参与人员分流、登记等工作。出发前,公共卫生学院与沈阳海关密切配合,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完备的防护和专业的培训,并进行了应急演练,充分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健康和安全。
从早8时踏上班车,一直忙到送走当日最后一班航班的旅客,大学生志愿者们经常需要进行深夜轮值。但他们表示:专业志愿服务和全员志愿服务育人一直是沈阳医学院的医德教育特色。大学生李佳颖说:“前些天,看到我们很多的临床教师作为辽宁驰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奔赴前线,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激发了我利用所学所长服务社会的想法。”任悦表示:“在祖国、人民需要我们的关键时刻,我们能够运用所学所长,为沈阳站好入城'第一岗’,深感任务重大、使命光荣。”
沈阳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卫生体系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关口,作为今年即将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是即将踏入这支队伍的“预备役”。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堂生动的专业课,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封葑
(转载自:沈阳日报)
媒体链接:
新华社客户端:毕业前,我为祖国“守国门”
沈阳日报:沈医大学生志愿者 为沈阳站好入城“第一岗”